“山上”换“山下”优化耕地布局 - 知君范文
知君范文网,海量公文素材资料,下载网址:vip.zhijunya.com,润笔请加微:fendou_417。 “山上”换“山下”优化耕地布局 “山上”换“山下”优化耕地布局 为深入贯彻主席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耕地保护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果树苗木尽量上坡上山”有关要求,根据自然资源部重大问题调研计划安排,我们赴浙江省湖州市开展“山上”换“山下”优化耕地布局调研,通过召开座谈会、实地走访等方式,与地方自然资源和林草主管部门、乡镇政府有关工作人员和农户深入交流,全面了解地方经验做法和存在的困难、问题,研究提出意见建议。 基本情况 浙江省“七山一水二分田”,山地丘陵居多,耕地资源禀赋先天不足。全省耕地图斑平均面积仅12亩,碎片化严重;陡坡耕地78.67万亩、永久基本农田27.87万亩,平原林地38万亩,“耕地上山、林果下山”等农业空间错配问题突出。今年以来,浙江省着力推动“山上”换“山下”优化耕地布局试点工作,拟通过陡坡农用地(非林地)和平原林地置换,构建质量更好、布局更优、生态更美的农用地空间布局。目前,《浙江省统筹推进陡坡与平原农用地布局优化和整治提升试点方案》已编制完成,将置换实施范围优先设定在坡度6°以下平原林地和25°以上陡坡农用地;同时,选定杭州市临安区等28个县(市、区)作为试点县,部署开展了农用地布局优化前期工作。 主要做法 调查评估优化布局潜力。一是初步确定地块范围。按照国土空间规划和“三区三线”划定成果,依据“三调”和最新年度变更调查成果,及森林资源“一张图”管理数据,综合确定拟调整宜耕平原农用地和宜林陡坡农用地地块。二是开展逐地块评估。将坡度6°以下的林地、25°以上的农用地和其他不适宜长期稳定利用的耕地作为评估对象,综合考虑农田基础设施配套程度、现状种植作物生长情况、森林覆盖率和郁闭度等因素,进一步明确适宜布局优化调整的范围。逐地块征求群众意愿。针对拟调整优化布局的地块,调研了解种植意愿、种植结构及收益等情况,掌握农用地布局优化需求和工作推进难点,将村集体和相关权利人意见建议作为是否优化布局及实施优先序的重要参考。编制布局优化实施方案。坚持问题导向、统筹地块布局优化和后续利用,推进实施方案编制。一是差别化谋划治理内容。长兴县区分平原微调区、生态修复区、水源涵养区、全域整治区、产业转型区,分别明确整治内容……
试读结束,开通会员文档无限下载使用